厉害!又一家光伏企业登陆A股,上市4天,市值涨了近12亿
行业观察 石油Link 2018-07-13
对分布式光伏行业来说,芯能科技的上市无疑是一剂振奋剂!文 | 石油Link (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石油Link)2018年7月9日
 对分布式光伏行业来说,芯能科技的上市无疑是一剂振奋剂!

文 | 石油link (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石油link)

2018年7月9日,在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芯能科技迎来了一份大礼。

董事长张利忠带领公司董事及管理人员登录上交所,对自己十年的选择交出了最好答卷。

在上市当日,芯能科技股票涨幅高达44.1%。截至7月12日,其总市值已由7月9日的34.8亿飙升至46.35亿,上升近12亿。

在此形势下,芯能科技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分布式光伏第一股,同时也成为国内光伏行业资本市场上长期空窗期过后的一股新势力。

而回望芯能十年的发展历程,也印证着整个光伏行业的起伏。对分布式光伏行业来说,芯能科技的上市无疑是一剂振奋剂!

◆◆◆

逆势进入光伏行业

2008年,芯能科技成立于浙江嘉兴,是一家以分布式光伏为核心的清洁能源综合服务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提供、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以及光伏产品制造三大部分。

目前,芯能已经成为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而纵观芯能科技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08到2013年的不断坚守阶段。

一直以来,芯能创始人张利忠并不是一个特别“安分”的人,他曾在五金、电子、皮革、经编等多个行业摸爬滚打历练多年。

2008年,张利忠看到了光伏行业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凭借着早期的资本积累,一手创办了浙江芯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也是在这年,光伏行业相继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欧美“双反”和产能过剩供需严重失衡影响,产品价格暴跌超过85%,有80%以上的光伏企业停产倒闭,整个行业几乎陷入绝境。

面对光伏行业跌宕起伏的行情,芯能始终抱着光伏行业不会垮的信念,终于在2013年迎来了新的转机,进入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2013年,国家开启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嘉兴被列为浙江省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

在这一利好政策下,芯能及时抓住了这一的机遇,承担了国家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海宁建材商贸城1.6MW光伏电站建设,使芯能科技成为浙江省率先通过国家验收的示范性项目,为其在日后分布式光伏领域的爆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后在2014年年底,芯能又完成了海宁地区88MW光伏电站的建设,成为当年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的一批黑马。

同时也是在这一年芯能一举扭转往日亏损的局面,由2013年的亏损4994万元转化为盈利1276万元,迎来了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爆发。

◆◆◆

分布式光伏爆发

“在符合条件的住户屋顶上装上光伏板,这样既可以发电,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具有观赏功能”,这是张利忠一直以来的梦想。

如今张利忠的心愿已经逐步实现。

目前,芯能的分布式光伏业务已经覆盖华东、华南、华中等多个区域。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江西省、湖北省、广东省等地区设有专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的子公司45家,逐步奠定了其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行业地位。

芯能分布式光伏分布图

在2017年,芯能为国内知名饮料巨头装上了太阳能电池板,场面甚是壮观。

娃哈哈分布式光伏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娃哈哈之外,芯能更是不乏像海利得、TATA木门这样的海内外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

芯能知名客户一览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芯能科技累计开发分布式光伏电站464个,全部为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680兆瓦,年发电能力可达6.80亿度,累计装机容量占全国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的2%左右,累计签约屋顶面积834.15万㎡,涉及工商企业523家,可建设约83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而在未来,分布式光伏的潜在市场空间更是巨大。根据张利忠计算,“在中国,有超过13亿城乡居民,按每户4人计算共计3.5亿户家庭,如果每户安装3千瓦,有30%的家庭安装,家庭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就可以达到300GW,更别说更大量的厂房屋顶了。”

除此之外,相关机构也做出预测,分布式光伏装机量有望以超过年均20GW的速度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行业并没有延续前期的良好预期。

◆◆◆

芯能独特的运营模式

2018年6月1日,531光伏新政的发布,使整个行业处于急剧变化的漩涡之中。受此影响,光伏企业降薪或者破产,生产线停摆或开工率不足,成了行业内一部分企业的常态。

而芯能独特的运营模式成为其规避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芯能官网发布的数据,在制造领域,芯能硅片年产能为1GW,组件年产能为6000MWp,在国内光伏原材料价格大幅缩水的形势下,芯能巨大的自持电站规模消化掉了大部分的产能,也助其减少了部分新政带来的压力。

资料显示,自2015年起,芯能科技开始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建设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合计127个,累计装机容量179兆瓦,年发电能力约1.8亿度,这些电站可为公司带来持续20年的稳定现金流和收入。

据悉,在芯能科技,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发电量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原则使用,这种模式不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企业来说,都形成了一定的利好。

从公司的角度,“自发自用”的电费高于电网上网价格,又减少了输送损耗,从而提高公司电站发电的用电效率,这样就提高了公司的发电收入;

而从用户的角度,用户用电又低于电网价格,除了降低用电成本外,还可以获得屋顶租赁收益,以及公司提供的屋顶修缮、用电监控、故障维修等一揽子服务。

在此形势下,芯能进一步加大了自持电站规模的比重。据了解,此次A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分别应用于浙江省海宁市100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桐乡科联新能源30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及30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运维服务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芯能内部人士多次表示,光伏新政的发布,并没有对企业造成过多的影响。

但企业单一的产业结构、过度依赖分布式光伏等因素决定了其仍欠缺一定的规避风险的能力。 

随着芯能挂牌鸣锣,宣告了这一阶段资本旅程的结束,而未来如何在上市之后对广大股民交出漂亮答卷,芯能科技和张利忠面临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国内领先的油气产业新媒体,扎根于油气行业,快速跟踪产业热点,深度解读企业动态,给石油行业公司和资深从业者以启迪。
508篇原创文章 | 2018年全年阅读量1.2亿
微信扫一扫
关注石油Link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