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休斯VisiTrak地质导向服务
企业报道 2016-11-30
产品名称: 贝克休斯VisiTrak地质导向服务项目地点: 美国项目国家: 美国所属公司: 斯伦贝谢项目简介:想省掉钻领眼井段的钱?


产品名称:     贝克休斯VisiTrak地质导向服务

项目地点:     美国

项目国家:     美国

所属公司:     贝克休斯


项目简介:

想省掉钻领眼井段的钱?想串联起多个透镜体砂体?想对油藏结构进行更准确的描绘?想要更有效更有的放矢地部属水平井?贝克休斯的地理空间导向技术及配套的分析服务,可能会为你的烦恼提供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超深探测深度、实时随钻反演、3D可视化等,将轻松实现复杂油藏中井身结构的精准设计。


主要问题:

对于复杂储层,如何进行井位最优化一直以来是个大难题。当油藏的不确定性无法被降低时,其经常会导致最终采收率不尽如人意,并增加无效的生产时间。


解决方案:

通常,在钻水平井段前,需要先钻一领眼对储层进行评价。而VisiTrak地理空间导向和分析服务,无需钻领眼便可实现对油层边界的实时绘制,确定油藏的结构。该服务通过读取超深方位电阻率,对复杂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解读,同时结合先进的3D可视化技术,让用户能够更好地认识油藏结构。 同时,通过井筒周围的方位电阻率,该项技术最多可探测到井筒周围方圆30m的边界。这种惊人的探测深度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油藏结构视野,地质导向的解释分析也从近井附近扩大到了地震勘探级别。这为实时的井位部属和油藏描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地理空间分析 VisiTrak服务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油藏结构和近井周围的砂体分布,这对于优化富油区井位部署有着重要的意义。VisiTrak采用了随钻测井(LWD)中最常见的电磁测量方法,拥有较深的探测能力。该测量方法至少需要一个发射线圈和一个接收线圈。交流电驱动发射线圈运转,由此在储层中产生交变磁场。磁场在导电岩层中产生涡电流,再生成一个二级磁场,并被接收线圈接收。接收线圈检测到的信号包含了初始信号所经过的储层信息和所使用的线圈结构信息。 该地理空间导向技术和分析服务在双模块底部钻具组合中封装了两种类型的线圈排列方式:(1)同轴差分测量(2)跨组件绝对测量。同轴测量的发射器封装在两个模块中较短的那部分,而另一个较长模块中则封装着同轴和跨组件测量的接收器和跨组件测量的发射器。

在同轴测量中,所有的线圈都安装在同一轴上。对于跨组件测量,其发射器与安装轴是正交安装的。两个接收器之间的信号衰减和相位差受周围介质电阻率的影响。 当介质均质时,由于其具有对称性,因此同轴的接收器接收不到任何信号;而远处的储层边界则会引发涡电流的不对称性,可以产生一个可被接收器接收到的可测量信号,这种测量正是由于不对称性而产生方位感应。

如上述同轴测量中的情况,直接信号的缺失对这种类型的测量工具来说非常有用。这样可以通过相对较小的发射器-接收器距离,达到一个较大的探测深度。发射器-接收器之间的间距缩短,模块就可以安置于钻头附近,因此我们就可以更早的测量储层边界。

所有的模块都以20KHz和50KHz的频率进行操作,同时也没有必要再为整个系统安装额外的井下发电器。在每一种操作频率,都可以进行远距离的相位差和衰减电阻率测量,以及方向信号强度的测量,提供井筒的360度油藏尺度的视野。 这些测量为多分量反演建模软件模拟提供了数据资料。该反演模型可以最多探测到井筒上方及下方30米处的多个边界。


案例分析:

目前位于巴伦支海的挪威大陆架已运用了该技术,并突显出了上述所述的各种优点。该油田位于哈默菲斯特(挪威北部港市)西北部85千米处,也是巴伦支海的第一个产油油藏。 该区域在靠近构造侧翼处存在大量的断层,并且构造倾角较大。Kobble储层是该油田中的一探明油藏,属于中三叠纪。该储层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组,Kobble上部主要是进积型三角洲,含有河口坝和受潮汐影响的裂片;Kobble下部则更接近非均质的河流沉积,砂体的横向连续性较差。 为了实现有效的开采,需要钻水平井达到位于上覆Snadd页岩下部、厚8.5英寸的目标油藏区域,并且其井身结构需尽量避免井身着陆段与页岩层的接触以及钻遇页岩层的情况发生。为了该复杂油藏导向的准确性,需对油藏顶部进行早期探测,并准确绘制远离井筒的油藏砂体结构。

该区域生产商挑选了两个水平注气井作为最佳开发方案。Kobble储层中已钻两口水平井。油藏结构本身倾角大、裂缝多,因此为获取最佳的注气效果,井筒需贯穿所有分隔的砂体,然而在井身着陆后,井眼轨迹的狗腿度被限制在1.5度以内。 地理空间导向和分析服务在打开油藏之前,就可探测到油藏顶部约20米的实际垂深和99米的测深,由此保证了最佳的井筒着陆点。超深测量也可降低裂缝探测的不确定性。 随着探测深度的不断增加,并结合先进的多分量随钻反演技术和数据模型的3D可视化技术,这极大地提高了井位部署的成功率。油藏结构的实时绘制有利于优化井筒与油藏的接触面积。最终,水平井以平均28米/小时的钻速钻进了1000m,净毛比达到了80%。

现场实践证明,当油藏导向解释的范围从井筒尺度扩展到地震勘探尺度后,可以探测到常规方法五倍距离处的多重边界,为实时井位部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该技术,生产商可以更快地设计出钻井方案,并省去了耗时耗费的领眼,使井筒直指高产区。


亮点:

在断层多,产层薄的区域可以发挥最大价值。


国内领先的油气产业新媒体,扎根于油气行业,快速跟踪产业热点,深度解读企业动态,给石油行业公司和资深从业者以启迪。
508篇原创文章 | 2018年全年阅读量1.2亿
微信扫一扫
关注石油Link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