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液化天然气贸易重要性的提高,全球天然气市场很可能出现实质性的变化。我们预期,除了市场一体化程度提升外,更深层次和更具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很可能会促使液化天然气贸易向更加灵活的商业模式转变。实际上,这一转变已然有所显现,越来越多的贸易协议采用了更小的供应规模和更短期的合同形式,自由交易的现货贸易所占比例也逐步上升。”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在《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这样写道。
7月5日,《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年)》(中文版)在中国大饭店一层会议大厅发布。
欧洲市场在逐步扩大液化天然气供应,一方面欧洲对于进口天然气的需求巨大且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单一的管道供应可能引发能源安全问题方面的担忧。
戴思攀分析,在日益扩大的液化天然气市场,中国依然是主要增长来源,但是过去一两年中随着供应资源的增加,一些新的国家已经进入到了这个市场,如埃及、巴基斯坦和波兰。大量的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和再气化装置提高了液化天然气供应的灵活性,为这些市场新进入者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亚洲将产生超低天然气价格
在答记者问的环节中,戴思攀讲到LNG的发展和更多短期合同的出现,更加适应市场的灵活性,但是如果管道天然气相距较近,仍旧管道天然气会更划算,其成本较低,效率相对较高。如果一个国家的天然需求能够被管道气所满足,管道气应当是首选。管道一旦铺成,输出国的“命运”便掌握在另一端国家的手上,所以需要长期的合同来进行利益的保障。而LNG需要先液化然后在装运,到了目的地后再气化,运输成本相对较高,通常交易量相对较小,合同周期也比较短,是市场的互补。
并预测,如果未来出现液化天然气供应过剩的情况,这对亚洲来说是有利的,意味着天然气的价格会偏低。甚至可以说,在未来3-5年,就是到2020年左右,这几年亚洲都可以享受超低价格的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