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增产了!石油产量占中国的1/5,仍然是中国石油业的顶梁柱
行业观察 2017-08-01
国际石油市场兵荒马乱,在油气行业不景气,油田减产成为业内常态的情况下,大庆油田高调公布了一份上半年增产的成绩单,宣布再次实现稳产增产。

2017年7月,大庆油田公布了上半年的产量成绩单:实现国内外原油产量1938.18万吨(其中国内生产原油1688.45万吨),同比增长6.02%。天然气产量1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2016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为3656万吨,上述数据表明,大庆油田2017年的油气当量不仅再次实现稳产增产,还有望轻易超过2016年。

在中国油气产量出现总体下降时,大庆油田实现稳产增产。

在石油三采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时,大庆油田致力于发现新技术。

在油田面临巨大挑战时,大庆油田做好准备迎接难题。

根据2017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中国石油的总产量为1.99亿吨,大庆油田3656万吨的原油总产量相当于全国石油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

虽然不再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但大庆油田仍然是中国油田中的中流砥柱!

图片来源:光影世界论坛

跳进“高科技泥浆池”

截至目前,油价低迷期已经走过了整整三个年头,面对几近抄底的油价,中国石油产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2016年,中国石油总产量下降10%,从2015年的2.146亿吨下降到1.997亿吨。减少了1500万吨原油产量,这就相当于在中国关停了一个大型的油田。

可喜的是,经过2016年减产的阴霾,大庆油田有望在2017年实现产量爬坡。

这位中国油田的老班长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1959至2017,大庆油田58岁了,假如它真的能够实现“百年油田”的计划,58岁高龄也不可避免的被划入老油田的行列。

众所周知,油田控水成为大庆油田的一大难题。

几乎所有的老油田都无法避开一个现实:油田越开采含水量越高。

保守估计,大庆油田主力油田的含水量已达94.64%,在每年新增的探明储量中,低渗透、超低渗透的占比超过80%以上。这个数字意味着在大庆油田的主力油田区,每从地下采出一吨的油水混合物,原油只占5.36%,剩下的全是水,在大庆油田每年新增的探明储量中,原油也只占到20%,剩下的80%全是水。

如何实现油田控水?其实,大庆油田目前采用的三次采油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如何再次突破技术的瓶颈,实现油田的增产和调整成为摆在大庆油田面前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

2017年6月,大庆油田进行小规模推广试验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在已关停13年区块取得初步成功。这标志着大庆油田四次采油技术出现了曙光。在三次采油技术已经世界领先的情况下,四次采油技术的曝光,展示了大庆油田在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决心。

技术的进步总能带来一系列的惊喜,仅2017年上半年,大庆油田就治理长关水井312口、油井248口,恢复产油2.45万吨,较计划增加1.5万吨;治理低产井398口,增油4.29万吨,较计划增长2.41万吨。

图片来源:中国网互动中国社区

2016年,大庆油田领导姜万春在两会上对外宣布,大庆油田的剩余可采储量仅有1.97亿吨。

如何有效增加油田储量这个严肃这个紧迫的问题再次摆在了大庆人面前。

2017年,大庆油田创新发展了4项配套技术,薄砂体精细找油技术使老探区增储10亿吨。预计2019年,大庆油田本土原油产量将保持在30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45亿立方米,加上海外产量,油气产量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除了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大庆油田还不断降本增效,早就勒紧裤腰带过起了紧日子。

以大庆喇嘛甸油田为例,截至7月10日,上半年共节电2125万千瓦时,节气347万立方米。在生产规模扩大13.7%的情况下,喇嘛甸油田的操作成本增长率由1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0.81%。

和一般压缩成本的思路不同,大庆油田的降本增效思路多依赖科技和效率的提高。

例如喇嘛甸油田将5000余口油井按产量和效益分为A、B、C三类,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避免低效开发。

另外,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即将申请使用注水泵加装变频器,预计每天可减少用电4000到6000千瓦时,可节省成本约3000元。

降低成本、专注研发,在油田关键时刻,大庆油田人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

上好国内、国外双保险

今年上半年,大庆油田在海外市场共生产250万吨原油,约占上半年总产量的13%,而这个比例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2016年,中石油集团提出《关于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30年乃至较长一段时期,大庆油田将保持4000万吨以上的油气当量,这其中海外油气当量将达到半壁江山 。届时,大庆油田将更具国际范儿。

国内降本增效、提高技术确保稳产增产,国外开拓市场、提高产量,大庆油田等于为稳定的油气产量上了一份双保险。

大庆油田的未来在哪里?

在大庆油田58岁的漫长生命中,连续27年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连续12年突破4000万吨,累计生产原油23亿吨,堪称中国石油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不过,在2012年,大庆油田的油气当量被长庆油田赶超,稳坐中国最大油田宝座近50年的大庆,首次尝到了没有赞扬和掌声的失落。前有油价低迷的大环境,后有资源减少、技术难题的夹击,大庆油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大庆油田到底能否拿出解决问题的药方?

新中国成立初期,按照当时西方“海相成油”理论,中国只能是一个贫油国家。这时候大庆横空出世,击破了西方的预言,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油气产量只有几百万吨,面临上千万吨的巨大油气缺口,中国大街上的公共汽车甚至背上了煤气包和木炭。1961年,大庆油田的出现,使中国新增探明储量达到20亿吨,一举扫除了中国缺油少油的阴霾,让中国使用洋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不断面临问题,然后不断解决问题,早已成为大庆油田的一种常态。今天大庆油田面临的这些问题,能否像昨日一样给出一个漂亮的答案,让危机的预言不攻自破,我们且拭目以待。

国内领先的油气产业新媒体,扎根于油气行业,快速跟踪产业热点,深度解读企业动态,给石油行业公司和资深从业者以启迪。
508篇原创文章 | 2018年全年阅读量1.2亿
微信扫一扫
关注石油Link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