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两年后,陕西最大石油企业终于扭亏为盈,转型发展获成功
行业观察 2017-08-03
作为中国第四桶油——延长石油,在经历了两年的亏损后,今年上半年首度宣布盈利。在告别“一油独大”后,这座百年油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中国陆上第一口井到世界企业500强,延长石油已走过了百余年。近年来,随着高油价的离去,石油行业整体沦陷,国内外石油企业都面临着严峻考验。

应对长期低迷的油市,油企不得不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改革能否拯救石油企业?从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继中石油宣布“预计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加19倍”、中石化“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70亿”后,作为中国“第四桶油”的延长石油也公布了好消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64.65亿元,同比增加119.07亿元,增长10.39%。营业收入、利润等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

低油价下,延长石油是如何发展的?未来又有何规划呢?

各板块业绩全线飘红

面对不断变革的行业发展,延长石油探索形成了综合型能源化工产业的格局。经过几年的努力,延长石油已经从单一的石油采炼,成功转向油气煤化电综合开发利用。

上半年,延长石油各单位业绩相继出炉,从现有数据来看,受迫于低油价而做出的改变已初见成效。

今年,油田公司依托科技增加效益,开启了百年油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上半年生产原油546.2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49.43%。交售534.82万吨,完成年计划1082.90万吨的49.39%。

不止油田公司,包括天然气、油气勘探、矿业在内的多家公司均表示上半年经营状况良好。

天然气公司采取增产量、降成本等措施,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23亿元,盈利达3000万,摆脱了亏损局面。

油气勘探公司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51.9%,原油、天然气双达标。

旗下延长石油榆能化公司上半年盈利超过5.6亿元,任务完成度超50%。

矿业公司截至6月底实现收入53.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7.25%,实现利润近1亿元,超额完成计划。

科技、管理双管齐下

同大多数石油企业一样,延长石油采取了科技创新和管理增效两大手段来缩减开支、提升效益。

在产业上游,延长石油因地制宜,形成了一套“三低”油田勘探开发的技术体系,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位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产业下游,延长石油发展煤油气综合利用,形成了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煤油共炼、煤炭分级分质利用和煤化工节能环保四大体系。

除了应用于自身企业发展,延长石油的科技创新影响了整个能源行业。

今年1月,延长石油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发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延长石油集团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诞生。这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市场前景广阔。

4月份,由延长石油自主研发的万吨级粉煤热解——气化一体化技术(CCSI),在北京通过技术鉴定。该项目是我国能源化工行业具有变革意义的一次重大突破,实现了煤炭资源利用率、转化效率和附加值的最大化。

在管理增效方面,改革效果同样显著。截至今年上半年,油田机关和采油厂均撤并30%以上,采油单位从历史最多23个减少至13个,节约投资3.5亿元,每年可降低费用10%以上。

与其他石油公司不同的是,延长石油的人员调整是自上而下的,从领导层开始精简机构,现生产单位管理层级由3-4级压缩为1-2级,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领跑世界

提起延长石油,有一项创举不得不提。

长期以来,利用煤炭资源生产乙醇一直是个世界级难题。全球普遍认为这一项目成本高、效率低,基本无法实现工业化。

目前一般采用石油或粮食来制造乙醇,但我国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加之粮食需求大,无法大面积开展粮食制造乙醇的技术。结合现阶段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煤制乙醇是最好的方式。

基于此,延长石油联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物化所)历时7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

早在2010年,双方就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签订了合作协议。2012年联合开展“合成气制乙醇整套工艺技术”项目,2014年大连物化所与延长石油启动“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并于2017年顺利产出合格无水乙醇产品。

10万吨级项目的稳定运行证明了技术的可靠性,以此为基础,延长石油完成了50万吨工业化装置的可行性研究,并启动了设计开发工作,为建设百万吨级大型工业化乙醇装置打下基础。

这一技术是煤化工产业化技术应用的一次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于保障我国能源、粮食安全、缓解大气污染等有着重要意义。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

再开新局,打造综合型能源化工企业

为摆脱单一石油生产的不利影响,延长石油另辟蹊径,开启了综合型能源化工企业转型之路。

今年上半年,延长石油完成固定投资133.04亿元,同比增长23.03%。上半年建成了3个重点项目,延长气田439井区地面集输工程、志丹LNG项目及西湾煤矿矿建工程。

此外,靖边煤油气综合转化项目、煤基乙醇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也相继落地。

以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为代表,延长石油的转型成果可谓“十年磨一剑”。作为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能源化工项目,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在去年全面建成。

项目各装置运行效率显著提升,聚烯烃产量突破百万吨,2016年实现利润8.5亿元,成为延长石油集团最大的效益增长点。

延长石油靖边园区煤油气项目

同时,一批引领企业转型的重大项目也在加快实施。延安煤油气综合转化项目作为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的“姊妹篇”,总投资高达216亿元。截至今年7月,项目已完成投资超150亿元,投产后将进一步推动延长石油的转型升级。

目前,延长石油主要产品收入占比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化工产品收入首次突破10%,上升至10.93%,天然气及煤炭升至2.61%。石油的影响随之下降。

面对新的形势,延长石油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主体,油、气、煤综合化工产业引领行业高端的发展格局,助力百年油田再开新局。

国内领先的油气产业新媒体,扎根于油气行业,快速跟踪产业热点,深度解读企业动态,给石油行业公司和资深从业者以启迪。
508篇原创文章 | 2018年全年阅读量1.2亿
微信扫一扫
关注石油Link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