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发布业绩预告上半年利润大增16倍,业内人士预计中石化的利润也有望大增,国内各大油田利润的增长可谓功不可没。
在今年上半年油价没有大涨,而油田业绩却好转,这也意味着石油行业在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回春。从中也能看出,整个石油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文 | 新木
石油的回暖一定需要高油价吗?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在各大油田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之后,经营业绩大幅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其实才是石油回暖的正确方式。不仅仅在中国,放眼全球,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油田亦如此。
在国内油田采取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之后,新的经营方式在今后将成为常态。在中国,各个油田都采取了哪些改善经营的方法,油田将迎来怎样的新常态呢?一起来看看吧。
长庆油田 累计增油10.67万吨
长庆油田主要在油田注水、提高采收率、挖潜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今年上半年实施降本增效取得了这些成果,完成长停井复产237口,低产低效井治理1266口,累计增油达10.67万吨。
首先在注水方面,今年,注水专项以老井转注、套损更新、检管重配、带压作业、工程测井等为重点治理项目,计划治理5726井次,已完成3536井次,完成率61.8%。
其次在措施挖潜方面,以油藏为单元,以区块为单元,配套综合治理的技术,各个击破。上半年,全油田达到Ⅰ+Ⅱ级开发水平的油藏为315个,地质储量占总储量的92.5%,产量占95%。
最后,为油田稳产增产提供技术支撑。例如,7月1日,国家级示范工程——长庆油田黄3区二氧化碳驱(CCUS)先导试验试注工程成功投运。
大庆油田 降本增效成为常态
大庆油田的降本增效工作可谓是涉及到了油田的方方面面,小到变频器的安装,大到工程项目的实施。大庆油田充分认识到低油价是常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也应成为常态。
首先在上市业务方面,健全完善油气增收、成本控制等经营政策,坚持“保、控、压”预算分解模式,深入开展关键费用、重点区块、措施增油分析评价,用水量、用电量同比均呈下降趋势,油气操作成本总额同比降低。
未上市业务,大力推进开源增收和降本节支,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等业务实现了工作量增加、收入增长,并有效遏制了关键成本上升过快的势头。
塔里木油田 节支创效6.16亿元
今年年初,塔里木油田提出“六大理念”(资源为王、科技引领、系统管理、精细开发、效益发展、安全绿色)降本增效,并初步取得成效。
今年前6个月,塔里木油田油气产量当量逾1285万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税前利润同比增长55%,节支创效6.16亿元。
其实,早在2016年,塔里木油田的降本增效的工作就卓有成效。小到使用再生纸、双面打印节约费用,大到科技创新精细管理降低成本。
2016年,塔里木油田实施24项措施降费用、控成本,实现节约资金超15亿元。同时高质量生产原油液体量550万吨、天然气235.6亿立方米,连续3年完成油气产量当量2400万吨。
胜利油田 机构减少70%
通过“四化建设”降本、狠抓十项措施降本增效、通过节能降耗降本。胜利油田今年上半年的降本措施可谓是一个接一个。
油价低位运行、开采成本却越来越高,在严峻的形势下,胜利油田提出了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老油田,使机构减少70%以上,实现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新疆油田 累计生产原油562.6万吨
面对低油价挑战和严峻的经营形势,新疆油田过起了“紧日子”。
截至上半年,新疆油田生产经营平稳受控,经营效益好于预期,累计生产原油562.6万吨、天然气13.5亿立方米,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新疆油田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降本增效,分别是推行标准化坚持“零库存”;缩短采购周期 降低采购成本;开展节能改造 加大国产化用油。
延长油田 电费同比降低1.09亿元
上半年,延长油田将节约用电作为降本增效的主要任务。
相关数据显示,油田公司1-5月份用电量同比降幅为12.61%;电费同比降低1.09亿元;预计上半年电费同比节约1.02亿元,降幅达13.24%,节电成效显著。
延长油田根据原油任务的调整,主要从四个方面节约用电。
首先是纵深挖潜,深挖各单位节电潜力;其次是严把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项目的投资费用;然后是高频检查,对各采油厂电力管理及外用电检查整改;最后是资源共享,加大相邻油区电力线路共享比重。
辽河油田 挖潜增效7.46亿元
辽河油田紧紧围绕千万吨稳产和提质增效“两条主线”,实施降本增效。
今年上半年,辽河油田累计生产原油489.2万吨,超计划0.16万吨,实现阶段挖潜增效7.46亿元。
在原油生产上,辽河油田积极推进产能建设、方式转换、注水注汽等工作量的实施,加快新井实施节奏,原油日产连上百吨台阶。
另外,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今年上半年,辽河油田优化压减投资3.37亿元。
最后,辽河油田持续进行机关职能优化与基层单位重组,共减少处级机构9个,科级机构、总编制定员、科级干部职数分别压缩12.5%、15.6%和13.1%。
西北油田 管线降本增效393.86万元
西北油田通过及时铺设临时生产管线、临时掺稀生产管线,建立间开井“生命周期”管理等措施实行降本增效。
今年以来,西北油田采油二厂采油管理区在5口新井投产中,通过及时铺设临时生产管线5条、临时掺稀生产管线3条,实现降本增效393.86万元。
该区通过建立间开井“生命周期”管理,间开井异常井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日均减少1.2井次,累计减少油井处理费用及措施作业占产等综合生产成本267.3万元。
江汉油田 累计增产页岩气18.8亿立方米
江汉油田用技术等手段,对每口井实施一对一精细化管理,进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例如,对焦页4HF井实施了泡沫排水措施。目前,累计实施泡沫排水4次,月减少放喷气1万立方米,累计增产70多万立方米,年节约生产成本10万元;
根据各个气井的情况,采气技术服务部分别管理,138口气井累计生产页岩气18.8亿立方米;
针对焦页38、47、62、63、64、65等8个集气站39口井技术人员实施了提产带液措施,累计增产400多万立方米;
针对焦页38-2HF井的实际情况,实施“短关长开”的间歇生产模式,累计增产353万立方米。
大港油田 节约钻井成本2718万元
大港油田通过科技创新、节约用电、精简机构和人员等手段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首先,在科技创新方面,大港油田科学优化钻井工程设计,截至7月8日,优化钻井设计318口井,累计节约钻井成本2718万元。
另外,在节约用电方面,通过能耗检测等手段,降低用电成本。这一举措实施后,官二联合站注水单耗由今年年初的8.32千瓦时/立方米降至8.1千瓦时/立方米,累计节电8万千瓦时。
最后,在精简机构方面。大港油田公司机关今年减少了科室设置78个、员工124人,清退长期借用人员67人,管理岗位序列由5级精简至3级,效减少了企业用工成本。
华北油田 油气业务同比增长三成
华北油田通过开源节流、科技创新等方式降本增效。今年前七个月华北油田油气业务同比增长近三成。
首先,华北油田把降低成本作为直接的增效措施。通过优化投资立项、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降低成本。
另外,用创新挖潜力,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实现技术挖潜、创新提效。例如在油田生产信息化领域,推动生产大数据分析的应用,获得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吐哈油田 增效7.1亿元
针对降本增效问题,吐哈油田提出了“四优化”,通过实施该项措施,今年已增效7.1亿元。
“四优化”即优化投资结构、优化方案设计、优化生产系统、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其中,在优化投资结构、方案设计方面,钻井和试油工程价格下降5%,录井、测井工程价格下降3%,探井钻井地貌恢复合同价下降8%,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服务两个标段合同成本分别下降10%、38%;
在优化方案设计方面,优化产能建设、老油田改造方案等8项内容,调剂旧抽油机32台,节约投资4964万元。
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方面,人工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2469万元。
冀东油田 节约投资1220万元
冀东油田通过完善计价依据进行降本增效。
冀东油田工程造价中心编制的《油田油水井工程大修定额》和《油田压裂工程定额》投入使用后已为油田节约投资1220万元。
除了日常开支的节约和各种依据油田自身情况制定的降本增效的方式,其中,科技成为降本增效的最主要手段,例如胜利油田的“四化建设”,长庆油田二氧化碳驱(CCUS)先导试验试注工程成功投运等。
另外,机关职能优化与基层单位重组也成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式。例如吐哈油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辽河油田减少机构、压缩职工数量等。
因每个油田的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的降本增效的方式也各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