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副总:公司这一业务将爆发!石油行业最具潜力的工作领域在这里
行业观察 2017-08-22
石油业不景气?但不管是对个人就业还是企业发展而言,未来十年石油旗下有一个领域绝对充满机遇。

2017年8月9日至10日,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中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覃伟中表示,未来10年中国油气长输管道将迎来新的建设高峰期。

与之观点相一致的是,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表示,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将新建天然气主干及配套管道4万公里,预计到2020年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

在国内油气年产量基本维稳的状态下,为何会增建如此多的油气管道?这是由众多原因决定的。

油气长输管道迎来新的建设高峰

其中,我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量增加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石油进口方面, 2017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据路透社8月4日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平均进口量为855万桶/日,较大幅度的超过了美国的812万桶/日,这也是中国的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越美国。有业内专家分析这个趋势还将进一步延续下去。

相比石油,在天然气进口方面,虽然增幅没有那么明显,但缺口仍然很大。2016年,中国天然气的产量为1380亿立方米,世界排名第6位,天然气消费量为2100亿立方米,世界排名第三位。仍然存在700多亿立方米的产量缺口。

另外,在国内产地分布不均匀、天然气产量增加,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比较集中等问题成为建设油气管道的另一大诱因。

中石油旗下共有四大产气区,分别为鄂尔多斯气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青海油田,这四大天然气产地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因此对运输具有极大的需求。

而且,快速增长的天然气产量,对我国现有的油气管道提出了新的挑战。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近五年累计生产天然气5960亿立方米。年均1192亿立方米,由世界第18位上升到第6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油产地分布方面,虽然我国油田分布较为均匀,但从最近两年的新增探明储量来看,大都来自西部地区,因此,今后我国对石油运输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扩大。

面对如此巨大的油气运输缺口,油气管道凭借着其建设投资小、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运输量大、受环境影响较小等优势,成为油气运输的首选。

中石油油气管道发展概况

截至2017年8月11日,去年12月投运的西气东输三线累计向福建供气逾2亿立方米;

截至2017年7月27日,塔里木油田累计东输天然气逾1900亿立方米;

截至6月14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公司累计向中亚天然气管道外输商品气600亿立方米……

油气管道运输在我国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石油成为油气管道建设的主力。

据悉,中石油所建的油气管道占据我国油气管网的85%,中石化占8%,中海油占5%。

在管道长度方面,中石油也占据着优势,据中石油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石油在国内运营的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81191千米,其长度约是赤道周长的两倍。其中,原油管道18897千米,占全国的69.2%;天然气管道 51734千米,占全国的75.8%;成品油管道10560千米,占全国的42.3%。

另外,中石油在国外也运营着相当长的一部分油气管道。2016年,中石油海外运营油气管道14507千米,其中原油管道6604千米,天然气管道7903千米。

图片来源于中石油财报

中石油中外油气管道运营现状

油气管道,成为海外油气进口的主力。据2017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有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到国内,约占天然气进口总量的52.9%。

为了缓解油气产量和消费之间的压力,截至目前,中石油在海外陆上共参与投建了三大油气供应通道:西北中亚地区通道、东北通道和西南通道。 目前,这三大油气通道仍有一部分正在处于建设和完善之中。

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西北通道

西北通道主要包括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哈原油管道两条线路。这两条线路主要确保了中亚地区向国内的油气运输。

中亚天然气管道

中亚天然气管道由A、B、C三条线路组成,全长5500公里,设计输气能力为每年550亿立方米。截至今年6月底,这三条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2770天,累计输送天然气1934亿立方米。仅2016年一年,这三条线路就一共输送了350亿立方米天然气。

目前,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已经启动,预计可在“十四五”期间初步完工。届时中亚天然气管道四线并输,将具备每年向国内输送85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能力,这将占到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1/3。

中哈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总体规划年输油能力为2000 万吨,西起里海的阿特劳,途经阿克纠宾,终点为中哈边界阿拉山口,全长2798 公里。

2017年3月29日,中哈原油管道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1亿吨,成为我国三大陆上能源战略通道中第一个建成投用且输油量达亿吨的跨国管道。

东北通道

东北通道主要连接了中俄两国的油气运输,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和中俄天然气管道。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

目前正在承建的是中俄原油管道二线,二线与中俄原油管道一线并行铺设,全长951千米,于2016年7月20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17年10月底具备投产条件,2018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届时,俄罗斯石油公司将通过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向中国每年增供原油 1500万吨。再加上中俄一线管道1500万吨的年运送量,中俄原油管道的运输能力将实现翻番。

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俄天然气管道

2017年7月17日,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透露,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长岭段)试验段二期于16日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打火开焊,标志着这一国家重要能源通道的试验段二期正式开工建设。

其实,早在2014年5月,中国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就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双方约定,2018年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东线向中国供气,供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

西南油气通道

西南油气管道主要包括中缅天然气管道和中缅油气管道。这条线路可以使油气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

截至2017年7月,中缅天然气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4年,向我国供气141亿立方米。

2017年5月19日,中石油宣布,中缅原油管道正式输送,每天运量20万桶。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其中天然气管道缅甸境内段长793公里,国内全长1727公里,所经地段地质构造复杂,需要穿越多道河流、海沟和高山。

在国内,2016年全年中石油共生产天然气981亿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6亿立方米。其中有800亿立方米来自中西部地区。

近期,为了缓解天然气产地不平衡问题,让天然气惠及中国更多的人,中石油目前正在积极投建西气东输三线和陕京四线两大管道线路。

西气东输三线

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已经投入运营。其中,三线正在建设过程中,管道全长5777千米,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年,工程采取分段 (东段、中段、西段)建设、分段投产方式进行。

其中东段全长817千米,与2016年12月12日建成通气。据中石油官网消息,截至8月11日,西三线东段累计向福建省供气2.14亿立方米。另外,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靖边联络线工程于2016年5月21日开工建设,计划2017年建成投产。

西气东输三线 图片来源:中国泵阀

陕京四线

陕京四线是继陕京一线、二线、三线之后的又一条经由长庆气区向环渤海地区及途经地区输送天然气的能源通道。

线路全长1114千米,设计输气能力250亿立方米/年。管道于2016年7月30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17年10月底前建成投产。

图片来源于西安发布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任道而重远

中石油管道建设惠及了中国无数人。截至2016年底,中石油运营的天然气管道长度达到5.2万千米,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受惠人口超过5亿人。

虽然我国天然气管道日趋完善,但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管道建设开始的较晚,并且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截至目前,美国共修建长达29万多公里的输油管道和30多万公里的输气管道,其各类管道总长度位居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管道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与美国相比,即使是我国建设比较完善的天然气管道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能源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掌握住能源就相当于掌握了先机,作为能源运输的载体,我国油气管道建设仍然任道而重远。因此,中石油提出未来十年中国油气长输管道将迎来新的建设高峰期也就不足为奇了。除了上半年天然气管道体制改革,种种迹象表明在管道建设方面中石油又将会有“大动作”。

国内领先的油气产业新媒体,扎根于油气行业,快速跟踪产业热点,深度解读企业动态,给石油行业公司和资深从业者以启迪。
508篇原创文章 | 2018年全年阅读量1.2亿
微信扫一扫
关注石油Link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