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公司沙特阿美和中石油云南炼化的恩怨纠葛终于有了花好月圆的迹象。两大石油巨头或将在六个月后迎来世纪大牵手。
据路透社报道,8月24日,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沙特阿美预计将在六个月内与中石油签署一项最终协议,内容是对后者旗下的云南炼厂的投资。
双方达成协议后,沙特阿美将持有云南炼厂30%的股份,相关交易可达20亿美元。届时,这座炼化厂的日产能也将达到26万桶。
此外,法利赫还放出豪言,“目标不仅仅是让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出口国,也是中国石油市场最大的海外投资者。”
由此看来,中沙或将迎来一个新的油气合作时代。
沙特阿美和云南炼化的牵手之路
其实,沙特阿美和云南炼化算是有着不解之缘。
除了云南炼化炼制的石油是通过中缅原油管道运输过来的中东地区的石油之外,其实,早在其建设初期,沙特阿美就是预订的合资方之一。
2011年,中石油、沙特阿美公司决议共同投资云南炼化,两者所持股比分别为51%、39%,并且经双方讨论决定,沙特阿美将为云南炼厂提供部分炼油原料。项目的投资金额总计约为193亿元。
但事与愿违,截至目前,中石油已经为该项目投资近300亿人民币,却仍未等到沙特阿美的注入资金。
这场谈判断断续续延续了长达六年之久。
不过,今年上半年,事情出现了转机,沙特阿美一改往日的做事风格,除了加速投资云南炼化的进程之外,还频频向中国其他油企示好。
2017年5月,沙特阿美与中国兵器集团签署框架协议,预计在中国东北建设一座炼油和化工复合设施,设年炼油能力1500万吨、乙烯年生产能力100万吨。
而在此之前,沙特阿美已经获得中石化运营的福建一家炼厂的25%的股份。
图片来源于中石油官网
俄罗斯或成为中沙合作的幕后推手
事发并非出于偶然。其实,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不止一次对媒体透露对中国市场的“野心”。除了放出让沙特成为中国最大原油出口国和中国石油市场最大海外投资者的豪言之外,还对外媒表示,沙特阿拉伯的目标是加快在中国推进项目的步伐,推动两国之间更多的投资。
为何一向对投资中国市场并不怎么“感冒”的沙特,突然改变了以往散漫的习性?
不得不说,这离不开俄罗斯在背后的“助攻”。
2005年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此后的十几年间,沙特在中国原油进口国中的地位居高不下。
不过这一现状在俄罗斯出面搅局后,发生了转变,根据2017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俄罗斯已经连续五个月成为中国进口原油的最大来源国。
以7月份为例,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总量为497万吨,而从沙特进口原油的总量仅为399万吨。俄罗斯凭借着其高质量的原油和地理位置优势,在对中国石油出口方面对沙特形成了一种碾压。
这种局面在石油行业辉煌时期或许不会让沙特阿美如此紧张,但在油气行业的关键时期,即便是石油大国沙特也难以淡定。
2016年,在全球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沙特阿拉伯全年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双双创下历史记录。根据彭博社提供的数据,2016年沙特阿拉伯日均出口原油765万桶,高于2015年的739万桶;石油日均产量1046万桶,高于2015年的1019万桶。
可以看出,在美国页岩油的围追阻截下,沙特阿美在战略上采取了一边开足马力生产,一边拼了命的争夺市场份额的方针。
2016年,中国进口石油总量为3.8亿吨,而去年沙特一年的石油产量大约为5.9亿吨,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沙特怎么能不动心。
全球最强石油组合即将诞生
沙特阿美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和世界第六大石油炼制企业,不仅坐拥世界上最大的陆上油田和海上油田,还有着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炼制、运输、销售等最为完整的石油产业链,目前,他的业务更是遍布了沙特和全世界。
而中石油可谓是世界上崛起最快的石油生产企业,除胜利、中原、江汉等油田以外,基本上掌握着国内所有油田的开采大权,并且其国际影响力仍在不断提高。
因此,两大巨型石油公司的合作定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以双方云南炼化的合作项目为例,管理着世界上最大原油可采储量的沙特阿美加入后,提供的除了资金支持,必将还会有原油上的支持。
作为中缅油气管道的主要配套工程之一,云南炼化的年处理石油能力为1300万吨。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16年,云南省共购进1111.93万吨成品油。炼化厂投产后,仅凭借其一家企业的炼化产能就能满足整个云南省的需求。
而且,炼化厂的建立改变的不仅是云南省缺油的局面,还能使中缅原油管道输送过来的石油能够就地炼化,极大的节约成本。
相关数据显示,中缅原油管道的输油能力为2200万吨/年,因此,中石油计划一期工程建设完工后,将投入二期工程的建设,作为该项目的第二大股东,沙特阿美毫无疑问将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届时,云南炼厂巨大的炼化产能,将使整个西南地区的成品油供应都会出现大洗牌。
中国、日本、伦敦和纽约,近期,关于沙特阿美上市地点的猜测层出不穷, 按照萨勒曼2万亿美元的估值预测,其市值相当于两个苹果加上一个谷歌,“宇宙最强”IPO来袭,全球交易所也都开始各显神通,争取从中分得一杯羹。
有消息称,沙特阿美计划出售其5%的股权,中国成为其明显合理的买家。“我们非常重视沙特阿美的上市计划,并多次与对方接触,这也是本着企业国际化、市场化的原则。”就在刚刚举行的业绩会上,中石油财务总监表示了对沙特阿美上市的强烈兴趣。
对于快速消耗本国财政储备的沙特阿拉伯来说,这笔资金对推动其国内的经济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需要大量进口原油的中国来说,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最有利的方式,莫过于成为拥有最大石油储量公司的股东。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如今沙特阿美急需中国巨大的原油市场消解国内石油供大于求的矛盾,并且在其上市的过程中,中国更是有望担任其“救世主”的身份。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傍上沙特阿美这个油气大亨,无异于为原油进口安全上了一道保险。
从两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两者合作的意向从未如此强烈。
变革中的两家石油巨头
2016年4月,沙特通过“愿景2030”(Vision 2030)战略计划,以期在未来15年内,通过多种手段促进经济转型和多元化发展,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焕发社会活力。
沙特阿美上市可谓是其变革中的第一步。
据估计,沙特阿美IPO的规模或达10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全球IPO募资最大规模的四倍,这桩很可能创下最大规模记录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令全球资本市场振奋不已。
新资本、新企业的涌入,必将为沙特阿美带来新的技术、资金、人才等支持。
无独有偶,在国内,中石油也正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11月底完成公司制改革、医院社会化改革,拆分天然气销售和管道业务等。并且,其改革创新的效果慢慢显现,2017年8月24日,中国石油公布了其上半年的业绩,集团实现营业额9759.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2.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76亿元,同比增加22.87倍。
两家处于变革中的石油巨头公司的牵手,必将为整个行业注入一波新鲜的血液。同时,沙特阿美作为一家和西方石油公司关系密切的企业,其不断向东方倾斜的举动,也预示着世界石油的格局将向东方转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