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在厦门举行的“金砖五国”会议上表示,作为油气产品制造者希望油价高一些,“但低油价也有有利的方面”。
此话一出,便在网上引起了激烈讨论,行业内外对此看法大不相同。
行业内外对油价的不同看法
在新浪财经频道发布《中石油董事长:我希望油价高一点,但低也有有利方面》后短短数小时内,此文的评论参与者便接近6000人,多数都是对“希望高油价”的质疑。
可见,作为广大的石油消费者,大家把质疑重点都放在前面一句话上面去了,认为这是中石油一味自利、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特别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看。大家看来,中石油作为垄断国企财大气粗,广大职工也是收入不菲,全是靠高油价获利,是从消费者手中攫取利润,说“希望高油价”很不妥当。
其实王宜林在这句话后紧接着说,“但低油价也有有利方面”,这一局面将促使油气产品生产者和制造者降低成本、加强管理,研发先进技术,并进一步加强合作。
可见,王宜林作为中石油主要负责人,主要是想表达低油价对石油行业本身造成的挑战和机遇。
但由于石油行业的封闭性,外界很难了解石油行业目前的处境和整个行业从业者的心境。
广大石油人的真实处境
做为当下的石油工人,实在是有苦没处说,明明做着辛苦的工作,拿着普通甚至是比平均收入还要低的工资,却还是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土豪,遭到吐槽也是常有的事。
不过这也实在怨不得大家,大众对石油行业的接触主要通过加油站等下游领域,很难透过层层产业链条了解到行业上游石油开采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状态。只是笼统的认为这个行业垄断、神秘,再加上电视和媒体上爆出的腐败事件和贪官落马的新闻,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偏向于负面,对广大石油人的印象也停留在高薪、腐败、辛苦、专业等层面。我相信广大石油人在跟行业外的人聊天时,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看法:
“你们虽然辛苦,但挣得多啊!”
“你们薪资看起来低,但是福利好啊!”
“现在虽然差一些,但升官快啊!”
“升了官工作清闲而且灰色收入多啊!”
虽然广大石油人也在极力解释,部分媒体和石油人公众号也向大家展示过普通工人的工作环境,透露过石油工人的实际收入。但石油从业者在社会上毕竟是少数人,一时间很难改变社会的主流认知。
事实上在最近几年,单从收入来讲,石油人已经落到了各大行业的下游,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互联网等行业的快速崛起,从业者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初入it行业,月薪六千以上很正常,用个一两年,月薪就过万了。
其它行业像金融、物流以及新兴的人工智能等领域,收入也是节节攀高。一个大街上卖煎饼果子的月收入过万不是也很正常吗。
相反,自从2014年油价暴跌以来,石油工人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拿石油专业刚毕业初入油田的大学生来说,月收入三千左右的大有人在,更不用说没有上过大学的其它石油工人了,何况石油工人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更差,也更辛苦。
不但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说希望油价高一点,事实上,这也是广大石油工人所盼望的,他们把油价上升称作“行业回暖”。油价上去了,公司有利润了,员工的收入就能上提一点,处境就会改善一点。
农民希望小麦玉米的价格高一点,买小麦玉米的人希望价格低一点,中石油希望油价高一点,开车的人希望油价低一点,这都很正常,只是立场不同而已。
那石油人能从高油价中获利多少呢?
高油价的背后
消费者所说的高油价,主要是指成品油价格,跟目前处于低位运行的原油价格不是同一回事。那为什么国际原油价格是统一的,中国的成品油价格要比美国的高?为什么中石油和埃克森美孚营收差不多,埃克森美孚的利润要远超中石油?
难道真的是因为赚来的钱都去给员工发高福利了吗?
根据中石油最近几年年报,职工费用支出只占总营收的一小部分,还不到10%。
那是由于什么原因呢?首先一点,是中美两国石油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
还是以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和中石油为例,埃克森美孚在全世界各地的布局要比中石油早得多,也成熟的多。截止目前,他们已经过了前期的建设时期,进入了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阶段,而反观中石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进行,中石油在海外各大国家正进入一个高速投入的阶段。
比如连通中亚五国的油气运输管道的投资和铺设,比如在苏丹投建新的石油产业基地,比如最近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奇姆肯特炼厂改造的项目,是中石油海外最大炼厂项目,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能源明珠。截止去年底,中石油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执行近50个油气合作项目,每一个都需要大的投入,可以说中石油目前正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阶段,从原油开采到成品油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条,中石油的成本要比埃克森美孚高的多。
但为了把石油安全通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投资和成本是我们目前必须要承受的。
第二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在石油结算中所处于的地位,2015年以前,美元几乎是石油交易唯一的结算货币,美国只需要印刷钞票,便能换来石油,而中国则需要辛辛苦苦制造商品,换来美元,再去买石油。两相对比,导致中国的成品油成本相比美国进一步升高。
但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随着中国在国际油气格局中地位的不断升高,目前包括俄罗斯、伊朗在内的主要产油国都接受了人民币结算方式。
相信随着人民币在石油结算领域的进一步扩张,我国的油气全产业链成本必将进一步下降,广大石油从业者和消费者也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