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称管道局)参与的又一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中石油验收,该项目实现了大输量天然气管道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天然气管道应用技术方面已处于国际领跑地位。
据悉,管道局参与此科技攻关的科研人员超过300人,是该公司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科研项目。在行业低迷期投入如此巨大力量,可以看出管道局对此技术的期待和信心,也反映出该技术将要给行业带来的变革,再参考我国未来巨大的管道建设市场,管道局貌似已成为中国当前最具潜力的石油企业。
参与当今世界能源领域超级工程,更为家公司未来的发展建立了好的基调。
科技突破助力中俄世纪工程
2014年5月,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投资金额高达4000多亿美元,被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之一”。
根据此“世纪大单”约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每年向中国输送天然气,最终年输送量将要达到380亿立方米。
本次由管道局参与的试验段二期工程于今年7月份正式开工,是我国目前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管径达1422毫米。
“在能源管道建设中使用口径超过1400毫米的管道,在国内是第一次,在国际上也属领先。而大口径管道的焊接合格率,是管道施工成功的关键环节。”管道局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表示。
其实从2013年开始,借着参与中石油重大科技专项的时机,管道局就开始了大口径管道施工技术的科技攻关,启动了1422毫米管道自动焊接工艺及装备研制、防腐补口技术与装备研究、管道设计施工技术研究3个科研项目。
2015年,管道局研制成功新一代全自动焊接装备CPP900,在1422毫米大口径输气管道建设技术领域实现全面突破,并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开工建设时投入使用。
据介绍,CPP900将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全面使用,这也标志着管道局在大口径管道施工技术方面已走在国际前列。
随着天然气行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天然气管道建设也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管道局借助此领域的技术优势,更有利于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是管网建设的一股主流力量。
未雨绸缪,走向国际市场
截止16年底,管道局业务已经遍布中东、中亚、非洲、东南亚和拉美五大市场,投资方式也由单一的直接投资、工程承包转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16年公司新签合同额中,国际业务占比达到71%。
但在2009年,管道局国际业务收入还只占全局收入的不到20%,整个国际业务也处于亏损状态。这其实和当年国内管道建设形势好、管道局力量偏向于国内不无关系。
从整个油气市场历史规律来看,不稳定和变动才是主旋律,未雨绸缪、提前准备更是一家油气公司在当今市场环境实现生存发展的必备要素。
2009年,在国内管道建设形势大好的情况下,管道局便开始着手业务的国际化,制定了“立足中亚和非洲,突破中东和海湾,密切关注东南亚,实现产业再延伸”的发展思路,目标是2015年国际业务占管道局总市场的半壁江山。
以品牌影响和技术实力做支撑,2013年管道局便实现了这一目标,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从23%提高到41%,中标的市场合同额占到54%,利润贡献率达到59%。
后续管道建设市场的发展也证明了管道局国际化战略的正确性,在最近两年整个市场的低迷期,管道局在海外的强势表现成为其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6年,管道局中标阿根廷科尔多瓦省2.8亿美元的天然气管道项目,首次进入美洲市场,进一步扩大了其全球业务版图。
国际市场的抢眼表现带动了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2016年,管道局新签合同额达到377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6.6亿元。
近年,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油价持续低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各大油公司都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投资策略,一些原已规划的油气储运项目有的被压减投资,有的推迟启动甚至终止,这使得整个油气管道市场的开发和项目落地难度越来越大。
能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实现逆势增长,足以证明这家中国油企已经具备和国际一流油服同台竞技的实力。
从2017年上半年管道局工作量来看,该公司发展正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国内海外业务相继中标大单。
2月份中标西古尔纳-1油田产出水管线EPC项目,首次与埃克森美孚在中东市场达成合作;3月份中标泰国最长的陆上油气管道项目;4月份与华为、中信建设、阳海国际联手,力图打造在安哥拉的中国企业“巨无霸”;5月份中标尼日利亚AKK天然气管道项目,拿下价值9.49亿美元的超级大单,同月,拿下新奥集团舟山海洋管道项目;7月份在新业务领域实现突破,中标新疆广汇国内第一长度的矿浆管道项目。
持续外闯市场看来已经使管道局有了足够强的影响力,但更大的发展机遇已经摆在这家公司面前。
建设高峰助力管道公司发展
足够强的影响力看来已使管道局能够在“家门口”和国际石油巨头谈业务了。
过去的几个月,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高级副总裁、加拿大虹鳟液化天然气公司首席执行官、七世代能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等国际知名能源公司高层相继来到管道局所在的廊坊,商讨未来合作事宜。
这家中国管道公司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除了靠自身硬实力外,我国即将到来的管道建设高峰期也进一步增加了其战略重要性。
2017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未来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跟周边能源出口国家之间的运输管道缺口也会进一步增大。
而在国内,油气产地分布不均匀、天然气产量增加、居民用气量持续增长等因素也会为国内管道发展创造巨大空间。
我国与美国国土面积相当,但我国原油、成品油、天然气主干管道里程分别为2.7、2.1和6.4万公里,只有美国的23%、19%和13%,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到2025年,我国油气管网规模将达24万公里。具体来看,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网和LNG接卸能力都要较2015年翻一番,原油管道也要增加37%左右。
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覃伟中表示,未来10年中国油气长输管道将迎来新的建设高峰期。
这将助力管道局业务发展达到新的高度。